岁月更替 四季轮回
一叶知秋 片霜进冬
律师工作中,尤其对于诉讼律师而言“庭审即是战场”。庭前需要充分准备,吃透案件,才能对庭审十足把握、充分“拿捏”。那怎样才能吃透案件?怎样才是吃透案件呢?这是“拿捏”庭审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,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:
多角度思考是前提
首先要理清基础材料。我们一般拿到案件,无论是较为复杂的还是简单的案件,材料都比较混乱。一套完整的庭前准备工作是贯穿于对整个案件的思考。那这个思考从何入手呢?一个建议就是“360度考虑”。即事物都具有多面性,案件也一样,除了从最平常的证据材料中获取的信息外,也可以从案件的对立面入手,即站在对方当事人的立场思考,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。还可从侧面考虑,站在法官、庭审的角度从事实上、法律上审视案件。总之,对案件思考的关键,应当是围绕从提出诉讼请求到最终预设结果的实现这一过程。最终全方位考虑可能影响案件的因素,并且提出与之对应的应对策略。
学会找问题是关键
律师代理案件进行诉讼的本质便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。解决问题的前提便是发现问题。爱因斯坦说过,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。所以在案件准备过程中,首要的前提应是发现问题。往往我们认为案件存在的问题就是委托人提供的问题、案件当事人之间争议的问题以及诉讼的争端。的确,这些是案件中存在的问题,也是关键部分。但要知道,这只是当事人认为的问题,是从自身利益出发想要赢得胜诉结果的说辞。对于律师而言,诉讼过程不仅是事实的明晰呈现,更是律师在精准“找法”后所形成的法律事实与法律观点。所以不能单单将诉状中列明的诉求作为庭前准备的范围,而是应该从专业的角度考虑庭审角色多样化情形下可能出现的问题。以问题为导向,提出需要当事人配合提供的案件材料。基于这些材料进行问题分析,才能将案件分析的更加全面透彻,从而达到最终的庭审目的。
……
上述观点仅是我在初步代理案件过程中所得的一点感悟。王国维在《人间词话》中提到古今之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,必经过三种境界。解释开来,第一境界即是成大事业、大学问者必定要有执着的追求、明确目标与方向、了解事物的概貌。第二种境界是必须坚定不移、经过一番辛勤劳动、废寝忘食、孜孜以求,衣带渐宽终不悔。最高境界为必须有专注的精神,反复追寻、研究,下足功夫,自然会豁然贯通,有所发现,有所发明,就能够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。此三种境界层层递进,虽与律师代理案件领域不同,但本质上的大方向是一致的。我在初步接触案件的过程中,因相差甚远,对于此第一种境界也仅仅是望其项背,故要想“了解事物的概貌”,达到此一种境界,需“独上高楼,望尽天涯路”,不断充实大脑。
多角度